2)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幸与不幸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责人。昧于责己,为此怀恨在心,后来科举时借题发挥,将先生另案报复,还带累了几位名士一并惨遭斥革,你说冤枉不冤枉?”

  徐灏微微点头,金先生就是金菊的父亲,当时他远在外地不知情,就算知情也不会管。

  后来落魄的金先生化名前来投靠,从普通的账房先生干起,久而久之人人都说金先生不是凡人,不但言辞文雅,什么事都做得好,很快升为了账房管事。

  过节时徐灏请大家吃酒,喝醉的金先生吐露出往事,这才知道他还有这么一段憾事,可惜已经时过境迁了,金先生本人也早熄了做官的心思。

  徐灏遂拜他为徐府门客,薪俸提高十倍,如今一家子住在徐府外围的大宅院里,衣食无忧。

  盛先生说道:“此等事不足为奇。哪朝哪代没有被官员报复的名士?至今名声无损。所以金先生虽经斥革,士林依然敬仰如故,而归不荣此种行为,称得上是遗臭万年,按理说今后也不会有了。”

  祝颢说道:“难说,你看现如今生意人家的儿子,官员的内亲,难道也算身家清白吗?不过有幸与不幸罢了。”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嘛。”徐灏微微皱眉,这话他当然不爱听了,可也知道读书人永远会对此表示不满。

  事实上徐灏也越来越倾向于压制商贾,来自后世的很多观点,别说在古代是公认不对的,哪怕放在现代也一样不正确。

  古代早已明确政商必须分离,因为政商合流的危害太大,春秋吕不韦就是证明。在后世,跨国企业等大财阀对各国政府的渗入是无孔不入的,商人天生追逐利润,为了利润什么干不出来?管你国家破败,生灵涂炭。

  当然谁都知道这里头太复杂了,凡事又没有绝对,爱国商人一样比比皆是,既然徐灏提倡重商主义,此乃必然的大势,他不可能走回头路,学习太祖皇帝严厉限制商人从政。

  在明朝,儒家子弟绝对可以制衡任何政治力量,话说徐灏也越来越尊敬儒学了。以前不懂,所以对传统文化带有偏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越是深入学习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越是对历代先贤产生出高山止仰般的崇拜。

  任何方面做人做事的至理,先贤都提出过名言忠告,不能不令人为之叹服。而中华民族能作为唯一存世至今的古老文明,绝非侥幸。没有无数先人留给后人的思想根基、哲学体系以及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譬如汉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忠孝节义”,汉人早不知被彻底灭种的多少次了。

  历史上哪怕汉人被屠杀的支离破碎,五胡乱华时期,面对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国灭种的大危机,我们依然可以强韧复苏,击败并同化异族,多少个民族曾经征服过来反被汉文明征服?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可怕!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