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6章 民间铸炮(第二更)_大宋勇武赵宁郭京岳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大力开采铁矿,那里的人便趁机也私下开采,又有民间商人出海,想要装备火炮,是以……”

  赵宁也没有生气,只是问道:“他们所铸的火炮,质地如何?”

  “质地颇有几分好,臣派人去了解过,福建路一些冶炼坊用的是木炭,木炭冶铁比煤炭要好得多,福建多山、多木。”

  陈规看了一眼赵官家,赵官家脸上风轻云淡,似乎对民间私人冶铁、私人铸炮,并不是很上心。

  他还是决定提醒一句:“官家,火炮威力甚重,若是民间大量铸造,恐怕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没什么麻烦,难不成民间还有人的火炮数量能超过朝廷不成?”赵宁对这件事的态度倒也不含糊,他直言不讳地说道,“既然朝廷大力推行海贸,民间商社能下南海经商,在海上必然遇到问题,朝廷不可能帮所有人都把问题解决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也不是一件坏事。”

  说到这里,赵宁看了一眼陈规,打趣道:“莫非陈卿是害怕民间冶铁和铸炮超过了你?”

  “官家说笑了,民间若是有这等奇人,臣立刻亲自去请他到京师来,为朝廷效力。”

  “民间是有许多奇才的,新学已经推进了十年。”赵宁的目光变得深沉起来,“朕打算发一份招贤令,广招民间工学人才,到你格物院去,为你充实人数,你觉得如何?”

  “那自然再好不过了。”陈规笑了笑,“不过说到福建路私下冶铁铸炮,臣觉得南海之地毕竟不同于中原,朝廷是不是还应该派遣一位对陛下忠诚的德高望重的皇族前去统管诸事务?毕竟火炮和火铳现在已经进入批量制作的阶段,南海的局面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乱。”

  “你觉得该派谁去呢?”

  “臣只是提到火炮的事,才觉得朝廷有必要派皇族南下,至于派谁,臣愚钝,这还得陛下圣裁。”

  “以你对朝中的了解,派谁更合适?”

  赵官家把话问到这个份上,陈规也只能硬着头皮答道:“辽王在东征,其余皇子皆年少,倒是陛下的弟弟们年龄符合,但除了康王,其余诸王已经很久不处理具体事务了,南海凶险,臣觉得康王是最适合的人选。”

  赵宁没有表态,陈规也没有继续说下去。

  “陈卿,河东路的煤挖得如何?”

  “进展很快,能完成陛下的要求。”

  “好。”

  回了皇宫后,赵宁却并未继续处理事务,而是跑去后苑骑马射箭。

  其实陈规提的康王的事,是很有道理的。

  南海确实需要一位亲王去处理诸事务。

  赵构算是赵宁的拥护者,赵宁对他是放心的。

  赵构在二十岁的时候是热血青年,在权力场待久了,也变得老辣成熟。

  但是,赵构还没有造反的想法。

  就算哪天他真的被分封到很远的地方,他想造反,他也没有朱棣的能力和气魄。

  说到底,赵构现在的诉求,无非就是权力。

  权力是就像毒药,它能异化一个人,使一个人的心理扭曲。

  没有尝到过权力滋味的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会疑惑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了往上爬,而丢掉性命?

  当这个普通人真正尝到权力的滋味后,他会立刻变得疯狂。

  赵构的诉求,赵宁随时可以满足,他也能放心大胆地满足。

  作为皇帝,最基础的操作技能是懂得如何放权,因为只有合理地放权,才能发挥下面的人的积极性,推进事情的进展。

  想到这里,他又想起了秦桧和蔡懋,还有赵谌、韩世忠,又想起了赵瑾、赵瑜,还有岳飞。

  权力场,很多时候,不是你保持高风亮节,就能全身而退的。

  这时,高俅急匆匆走来。

  他在赵宁耳边低声说道:“官家,最近汪伯彦和康王走得很频繁。”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