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48)临渊楼(六)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示敌以伪和寻找南诏主力的目的之外,也有些不得已的苦衷。再加西边的吐蕃也是蠢蠢欲动,为了压制南诏人,迫使吐蕃人在我们与南诏之间的战事结束之前不轻举妄动,翼国公只能以稳取胜!一一应伯,你说,翼国公如此沉着应对,可有一些差池?”

  陈璞在军事上的见地很有限,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听上官锐长篇大论地说下来,似乎条条都占着道理,仔细斟酌着思量一番,也觉得萧坚的用兵好象是有些道理。她嘴唇动了动,很想在这种场合下发表些自己的看法,但上官锐现在是在征询商成的意见,她便不能插嘴了。

  陈璞说不上话,田岫就更别提了。她是个文官,眼下还只是个正七品的虚职翰林院学士,哪里有资格参与讨论西南战事这般的军国大事?她现在坐在这雅室里,心里只想着怎么寻一个合适的机会找个籍口告辞。可几个人话赶话地直说到现在,连个话缝都没有,所以她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地静坐聆听。

  商成擎着盏,静静地听上官锐把话说完,久久都没有言语。过了好半晌,他才点了下头“嗯”了一声,似乎是赞同上官锐的说法,认可了萧坚的方略,又似乎是从失神中清醒过来。他再没有其他的言语,一口喝尽了盏里剩的那点茶汤,举着盏又出了会神,这才把盏放到案上。

  田岫立刻拎起茶壶,帮大家的盏里都续上茶汤。茶汤早就温凉了。但这个时候,谁还去关心这些枝末小节的事情?

  田岫正要告辞,上官锐已经又开口说话了。上官锐肯定不能让在座的任何一个人告辞;只要有一个人要走,商成肯定也会走,那时候他再想挽留的话,不付出一些代价是不可能的。他必须把话题延续下去。他带着一种谦卑的神情望着商成,缓缓说道:“我看翼国公最近的几封来信,还有他发回来的战报,看得出来,他是预备在这个冬天囤积起足够的粮草,然后在明年春天与南诏主力会战,争取一战而定乾坤。若是春天没有合适机会,那么战事就要绵延到明年秋季了一一南方多雨水,夏季的几个月是打不起大仗的。应伯,您与翼国公同为军中柱石,也曾有过并肩作战之谊,当此大战前夕,您有何良策以教我?”

  商成咂了下嘴。西南战事是萧坚在主持,他肯定要回避的。如非必要,他甚至都不会说上半句话,免得别人说三道四。但在这雅室之中把盏叙谈,上官锐还把姿态摆得这样低,又挑出萧坚对商成有知遇提拔恩情的事,他就是想避也避不开了。

  但他能说什么呢?

  夸萧坚做得好,三路大军摆得妙?扯淡吧!嘉州距离荣州两百多里路程,距离泸州七百多里路途,战线拉出快八百里了,彼此通报一回消息都要花上十天半个月,几路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