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26)孙仲山的问题(下)_陌上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她和豆儿如今都是‘死’人,别说改籍,就算是去庙里出家当姑子,也没人敢收留。何况咱们这里还是边陲,没有关防路引,别说穿州过府回上京,就是路边的小旅店也不能住。可怜啊,杨家小姐才十五岁,就遭逢上这种事情,程家不认亲也就罢了,她家里也能狠心销她的籍贯,真不知道她爹娘都长了一副什么心肠。”说着又是一声长叹。

  商成也是一声叹息。他现在才算真正明白杨家女娃为什么在土匪巢穴里都没有轻生,获救了反而求死的真正原因一一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被亲人的抛弃更让人痛苦了。

  他想了想,说到:“她们留在西寨这地方也不合适。这样,我给她出路引,你把她送回家的,顺便把豆儿的卖身契约也从官府里抄个档拿回来,我再去找周县令。”

  “不成的。她回去,就说明她爹报假,官府追究下来杨公度不是徒就是流。她是个孝顺闺女,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商成对这种事情没有丝毫经验,只能听孙仲山的,既然孙仲山说不能送杨家女娃回去,那也只能不送。但是西马直中寨是个纯粹的军事堡垒,住的百八十人全是边军大老爷们,收留她们俩一天两天可以,长期住下去却是绝不可能,他想了半天都没想出个妥当办法,只好问:“那你说什么办?”

  孙仲山说:“要是不能改籍,就只能先把杨家小姐还有豆儿安顿到周围的村寨里,大人和关家熟络,看能不能去找他们帮个忙。或者让关家出个铺保,就说她们俩是自己的远路上亲戚,兴许就能在北郑县落下户籍。”

  “关家也不好说啊,毕竟这事是私改户籍的违法事情,要让人家担一分风险,而且关家大家族,人多嘴杂,事情也容易走漏……”商成沉吟着说道。他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想起来当初自己落户的事情。但也只是眼神一亮,瞬间就黯淡下去。如今霍士其已经没在屹县衙门里当差,衙门又几乎全换了新面孔,这事也肯定帮不上忙。不过……

  “这样吧,我家在屹县,也有好大一座宅院,我在外面吃粮当兵,平时就是我两个妹子在帮我看家。我看干脆就把他们俩送过去和我妹子做个伴。户籍不户籍的,先住下再说。我那里清净,平常也没人敢上门搅扰。”他笑着搓手。“你得空去和那俩女娃说一声,看她们乐意不乐意。”

  他这样一说,孙仲山的眉头顿时舒展开,脸上也有了真正的笑容,嘴里一连声地说好。这是再好不过的解决办法。商成是七品归德校尉,整个屹县也没两个能比上他品阶的人,又有云纹狻猊玉佩领着两亩勋田,是个连知州府通判都不能硬闯的地方,两个没身份来历的姑娘住在那里,那是再安全不过。

  商成压着眼窝笑道:“干脆趁着这段时间公务清闲,许你两个月假期,我也撂开手,北郑开过会议咱们就都回屹县,一来安顿两个女娃,二来哩,要是你愿意,我那处宅院你随便挑个院落做新房,就帮你把喜事办了。”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