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盛唐风华(39)三合一(盛唐风华(39)这个时候...)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是天阴沉,估摸着要落雨,就得把这半干的采摘下来,自然通风,等天气晴好了,再晾晒也可以。花絮一样可以蓬松起来。”

  说着,就叫人拿了早前采摘的半开的,如今晒的全裂开嘴的那种。

  武后接过来看了看,“到底是不如植株上的。”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边上的戴志德就问:“若是如此,方南地岂不是不适合种植?”

  林雨桐点头,“这是西域来的种子,西域干旱,日照时间长,一年里少雨,所以,西域的棉花一定是品质最好的。咱们北方各地,相比南方而言,能好一些。但就是我说的,肯定会有一些影响。不过应该问题不太大!品质不好,不妨碍自家用。南方多雨,若是种出来,品质比之北方,还要差一些。当然了,具体的得叫人试,但想着,应该也就是如此。所以,北方为棉,南方遍植桑蚕,因地制宜而已。

  阎立本就问说,“殿下的意思,北地可用棉替代丝绵。”

  当然!

  林雨桐领着人又往早准备好的场院去,“将棉花采收之后,剥壳,尽可能的去掉杂质……而后得到棉絮。将棉絮放在太阳下暴晒……这是晒好的!怎么判断晒好了没有呢?”她抓了棉絮,抓住藏着棉籽的地方放在嘴里咬了一下,嘎嘣一声响,把棉籽咬碎了,“这就是晒好了。”

  而后指了指前面,“这是驸马特意为了脱籽方便,制造的脱籽机,比人工快的多。”

  说着,就叫两个仆从上前,展示怎么能把籽粒去掉。

  之后又是弾棉花的机器,一点一点的,把棉花弹得松松软软的,跟天上的云朵似得。

  林雨桐点了学的好的女仆,她纺线学的七七八八了,能把棉花纺成一圈圈的棉线。那边的织布机前,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正一仰一合的织布。织布机上已经有大半匹了,是一种微微有些发黄的土布。因为才开始学,织的不算好。

  她就笑道,“才开始,织的不算好,但熟悉之后就好了。这样的坯布出来之后重新给染色,这就可以了。当然,不如丝织的精美。可它耐用,结实,保暖性好,产量必然是比丝织品高的。”

  一串串的跟在后面,把这东西怎么使用,全都瞧了一遍。

  弹出来的棉花,几个绣娘正把棉花一层层铺在布上,然后上面再盖一张布,缝起来,这便是棉被。同理,能做棉被就能做棉衣。

  张文瓘就看了还在织布机上的布,“这布耐穿?”

  对!若是要求不高,能穿很多年。

  张文瓘回身就跟李治说,“圣人,臣以为,此物当在北地大量种植。只是种子一项,却难以供给。此物产自西域,想来,安西都护府该以此物的种籽来征税……”

  林雨桐挑眉,若是用棉花籽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