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明月清风(169)三更(明月清风(169)这事很...)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尖大小的事,就会瞬间鼓吹成大事。因律法而争了这么些年的人,瞬间就会聚过来,咬不死李闯都不算完。

  有些人的死,不是该死,而是情势所迫,不得不死。

  若是李闯因此而死,冤不冤?

  此为保李闯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嘛,自然是李闯身在安南。若是娘不释放出明显的信号,表示她要保他。那么接下来会怎么着呢?万一他知道回来情况不妙,干脆不回来了。他在那边直接参与治理了七年,自立了也就是了!到那个时候,朝廷岂不尴尬?娘能不尴尬?

  所以,得保!得叫李闯知道,他跟皇家的情分在,他是功臣,皇上和皇后必保你。

  第三个原因,才是情分。李闯若是真该杀,他的罪到了那个份上了,谁也不能与法抗!但他是功臣,不能不具体问题具体考量,不能不考虑现在朝廷的风向和外面的舆论氛围,不能叫这样的人死的窝窝囊囊,若真是如此,娘心里也过不去。

  想明白了,他放下笔,想去看看娘。

  他一动,王承恩就要跟着。

  “不许跟着,你念书去。”启明指着他,“伴伴都能做一省巡抚……你怎么就那么没出息呢?不缺伺候衣食住行的人,你能读出来就给我好好的去读……”

  确定王承恩不再跟着了,他才转身往出走。

  林雨桐正在看折子,启明就回来了,“雪太大了,放先生先回去了!老先生那老寒腿,好容易好了,可别再叫犯了。”

  做的好!

  她放下折子,拉了儿子的手塞在衣服下面暖着,“那这两日就松散松散,不着急。”

  启明坐在边上的榻沿上,低声道:“娘,我听说李闯的事了。”

  嗯!有想不明白的?

  “不是。”启明就叹气,“突然觉得很不容易……事起突然,有时候往往不会给人了解和思考的时间,哪怕稍微晚那么一下,也容易叫人多想。要做决断,只在一瞬之间。这一瞬之间,得把方方面面的考量到了!情理法,缺了哪个,都不成!可要在情理法里找一个平衡点,又太难了。”

  对!坐在上面难就难在这里了,每天你一睁眼,压根就不知道将来面对的是什么。有时候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不恰当的措辞,都可能引来大乱子。

  启明点头,“所以,有些皇帝发现他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时候,不上朝,不见朝臣,事情永远慢一步去处置,是不是也算是一种处事办法?”

  林雨桐没法回答这个问题,也不知道那些帝王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慢一步这样的方式方法不行,“有些事需急,有些事需缓……以如今这速度,消息送到宫里,就已经滞后了,你再缓着办,那就跟不办是一样的。”

  说着,就把手里的折子递过去,“你看看这份折子……”

  折子上说了一个叫丁楚奎的知州,带着全部身家两百多万两银子,以及家眷亲族,投了大清国去了。

  启明都愕然了,“为什么呀?”

  “御史下去巡查,不知道查了什么,结果御史还没回到京城呢,他先跑了。折子是八百里加急从来的,走的不是驿站,而是宫里的其他信息渠道,所以,比御史还早一步到了宫里。”

  “抓吗?”

  “晚了!”他走水路一入海,上哪抓去?消息传到宫里,只怕人家已经在关外了,“你说这件事怎么办?要你来处理这件事,你怎么处置?”

  启明嘴角勾了一下,“我会借费扬果身边的人用用……”

  费扬果身边的人,不全是忠心费扬果的,他们带着眼睛,时而会给大清送些消息。只是这些消息传送渠道被娘在暗地里卡住了。既然如此,那就借着他们的手,送他们个假消息去就是了。

  林雨桐笑了笑,“那你去办吧。”

  于是,半月后,就传来消息说:丁楚奎的银子被收缴了,本人也以细作罪被处以极刑!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