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月清风(72)二更(明月清风(72)朝中不是...)_没你就不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呢?满朝的大臣们自行体会!

  这有什么可体会的?不就是皇上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官员是他所喜欢的,是该被嘉奖的吗?给大家立个模板出来,金学曾做过的这件事,实实在在的,这就是皇上喜欢。

  也是告诉大家,官就是这么当的!你只要做出成绩了,就不会埋没了你。皇上舍得用爵位赏赐大臣,只看你们有没有本事来拿了。对于做实事的官员来说,只说有没有干劲。

  四爷甚至写信给熊廷弼,告诉他守住山海关二十年无虞,朕不吝给你爵位。写信给左光斗,告诉他水利之事做扎实了,世袭公爵的爵位朕给你留着。写信告诉汪可受,把军垦铺面大明,朕这里的爵位给你留一个。

  朝内朝外叫好声一片的时候,四爷又下了第三道旨意,授予徐光启‘大博士’。

  这玩意是什么?没人懂。

  但紧跟着,大家就知道了,凡是这样的‘大博士’,国家荣养。待遇与亲王等同。且在‘十王府’那条街上,赐了一座王府给这位大博士,着专人请人进京。

  告示里,皇上盛赞这位大博士的博学,且要在京城建一座光启书院,书院里的学生只有要先生的举荐,朝廷考核之后就安排事务差事。

  这个权利何其大?!

  皇上是怎么把这个人给扒拉出来的?

  后来才知道,还是跟番薯有关。关于番薯,徐光启早就上书过万历皇帝,上了一道《甘薯疏》,在其上就说了:人人务相通,即世可无虑不足,民可无道殣。

  可惜,这道奏疏不知道怎么就压在了内阁,万历皇帝压根就没看到。

  其实徐光启早就被汪可受请去,实地去实验了。旨意四爷压到秋后才下的!

  好似是番薯叫皇上想起了这么个人,但给这个人这么大的恩典,又不只是因为番薯。比如,此人不仅在农业,还有在水利、天文、立法、测量等都有建树,且他懂西学,跟着洋人传教士利玛窦学的。

  像是几何、理财、建筑、机械制造,甚至于医术、兵器兵法都有涉猎。

  整个一个理科全才,甚至于人家在音律方面也很精通。

  这些就已经很牛了,可更要命的是,此人是万历朝的进士,正经的科举出身。

  所以说,智商这个东西,真是个特别好的东西。人跟人真就只差那么一点点,可这一点点的距离像是隔着天河一般。

  这般的大拿赶紧弄回来吧,别真去田里了!治学去吧,理科人才太缺了!

  跟这些高调的旨意比起来,四爷还宣了一个举人进宫,这次却低调的多。

  这人就是宋应星,还很年轻。

  四爷不是桐桐,桐桐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人,想急着找人家,把人家收到麾下好叫发挥才能。可具体的却不知道更多。

  宋应星后来是完成了《天工开物》,但那是后来。如今的读书人,多是奔着科举

  请收藏:https://m.ksk520.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